科普知识
|
科普文章
夏天最舒爽的食物一定是冷饮,其次便是辣火锅了!在空调房里汗流浃背地捞红油锅里的菜,吃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真是人间极致的享受。但是且停下手中的筷子,这些满锅的红辣椒其实是明末从美洲传入中国的。在辣椒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怎么吃辣呢?可能有人会举手回答说:“用胡椒呀!”胡椒之所以冠以“胡”字,就说明它也是外来的。确实,胡椒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辣椒早点,相传于东汉传入我国。那么更早以前,中国人难道不识辣味?《吕氏春秋》记载商朝宰相伊尹曾教商汤用“五味调和”的理念治国:“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这里“辛”=“辣”,如果《吕氏春秋》没有骗人,至少在商朝中国人就开始吃辣了。中国土生土长的辣味剂最大名鼎鼎的有三:花椒、吴茱萸和姜。 花椒和吴茱萸都属于芸香科,暂且先不介绍,先来说说姜的极小种群“亲戚”,也不为啥,只怪作者太爱吃姜了,咳咳,植物在作者这里走走后门不算什么吧?连带着照顾一下亲戚也不算什么吧?正所谓:“植物同科不同命,爱屋及乌没毛病”。 中国人利用姜的历史悠久,作为厨房三宝,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论语·乡党》:“不撤姜食,不多食。”意思是孔子爱吃姜,但是不多吃。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好东西,一般指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的姜Zingiber officinale。而姜科是个大科,约有50个属、1300余种,南亚和东南亚是姜科植物的分布多样性中心,中国有20个属、216种。《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列了两种姜科植物:长果姜(Siliquamomum tonkinense)和茴香砂仁(Etlingera yunnanensis),目前这俩“冤种”手牵手同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根据覃海宁等人2017年发表在《生物多样性》杂志上发表的《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中国有22种姜科植物面临灭绝威胁,其中4种受威胁等级为“濒危(EN)”、18种为“易危(VU)”,长果姜为“濒危”,茴香砂仁为“易危”。 我想,很多人看到“姜”和“砂仁”就有点流口水了,不着急,接下来依次介绍一下这两个种,以及它们的“能好怎”(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长果姜——有望成为本土辣味剂的新成员? 在1895年-2010年的一百多年里,长果姜Siliquamomum tonkinense是长果姜属Siliquamomum唯一的成员,仅分布在越南和中国云南省(河口、马关、屏边、麻栗坡)。从2010开始,分类学家才陆续在越南找到了它“失散”的三个“兄弟姐妹”——S. phamhoangii、S. oreodoxa、S. alcicorne。各位可别把拉丁名当马赛克,其实拉丁名中往往蕴含着一个物种的重要特征,比如说长果姜的属名:Siliquamomum,前半部分“siliqua”指长角果、荚果或其他长长的干果,长果姜的果实是细长的蒴果,形状有点像荚果,因此给了这样的一个词当属名的词头;后半部分“amomum”指草果、豆蔻、砂仁等姜科豆蔻属Amomum植物,前后加起来,顾名思义,就是“像豆蔻但果子很长的植物”。Amomum这个词缀在其他属中也能见到,比如樟属的拉丁名为Cinnamomum,来源于希腊语,据说是“Chinese amomum”的意思,也就是“来自中国的一种植物,有姜味”。长果姜的种加词tonkinense在植物拉丁名里很常见,指的是越南东京。在越南北部发现的植物常常会以tonkin-为种加词,比如说大戟科的东京桐Deutzianthus tonkinensis、豆科的滇南金合欢Acacia tonkinensis、胡桃科的越南枫杨Pterocarya tonkinensis等等。
长果姜植株,蔡磊摄 长果姜在越南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根和茎可以用来治疗胃痛、胃出血,还可以给刚分娩的妇女泡药浴。长果姜的精油成分中大部分是单萜烯,主要是1, 8-桉树脑。桉树脑具有抗菌、清除自由基、改善炎症症状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胃炎,但是无论是叶子还是根,精油的产率都不太高,1kg材料能提取1-4g左右精油。虽然1,8-桉树脑在长果姜精油中是主要化合物,占比却只有19-32%。其他含量较大的化学成分是金合欢醇、β-蒎烯、α-蒎烯、γ-松油烯、香桧烯、邻伞花烃、冰片、桃金娘烯醛等具有芳香的物质,和豆蔻属中找到的化学成分非常相似,可能有镇静、抗菌、抗氧化等功效,可以尝试开发胃药、香料、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保鲜剂等。 长果姜的花序 蔡磊摄 生姜中主要的辣味素是姜辣素,包括姜酚、姜烯酚和姜酮等成分,尚没有从长果姜中提取到类似姜辣素的报道。其实目前发现,姜辣素主要存在于姜属植物中,在其他姜科植物中并不常见,其他含有姜辣素的植物包括姜科的非洲豆蔻属Aframomum、豆科的胡芦巴属Trigonella、茄科的红丝线属Lycianthes等等。
花,蔡磊摄 因此,长果姜是否可以像生姜那样食用尚属未知,但是像豆蔻那样用来当香料和药材还是非常有潜力的。另外,除了“吃”和“用”之外,长果姜可能还能“看”——长果姜的花黄白色,一长串,株型好看,主要生长在石灰山沟谷雨林下荫蔽潮湿的地方,适合在林下种植,或许可以开发成一种新的室内盆栽花卉,就像这样:
长果姜盆栽(Brothers, L. E.拍摄,来源于GBIF,侵删) 利用的前提是保护好野生资源,不久前,长果姜在河口极小种群植物园开展了迁地保护,它的保护才刚刚开始。 茴香砂仁——是茴香还是砂仁? 就像蜂虎既不是蜂也不是虎,蚂蚁上树既没有蚂蚁也没有树,茴香砂仁Etlingera yunnanensis既不是茴香(茴香属,Foeniculum)也不是砂仁(豆蔻属,Amomum),而是茴香砂仁属Etlingera的一员。这个属有70多个种,是东南亚一带非常重要的蔬菜、药材、香料和花卉,中国自然分布仅2种。除了茴香砂仁之外,另一个是红茴香砂仁E. littoralis,又名红茴砂。茴香砂仁之所以叫茴香砂仁是因为它长得像砂仁,揉之又有茴香味。茴香砂仁和红茴砂之间很好区分——茴香砂仁的唇瓣黄底(就是一眼看上去像花瓣的那一圈),中央有个紫红色的“眼睛”,而红茴砂的唇瓣是纯鲜红色的。
茴香砂仁的花 丁洪波摄 茴香砂仁是中国特有植物,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和海南省尖峰岭的热带雨林中,傣族人民常用来入药。傣医称其为“麻娘布”,据说有清火解毒、利尿等功效。茴香砂仁的根茎切片风干后可以泡水喝;其提取物可以抑菌,因此可以开发成天然的食物保鲜剂;其根状茎中有些成分是潜在的天然杀虫剂;茴香砂仁的花比较大,株型也漂亮,是很好的园林观赏花卉。 茴香砂仁植株 丁洪波摄 目前没有听说有人将茴香砂仁当蔬菜吃,但是同属的几种植物是东南亚常见的蔬菜,连大象都爱吃,还有人开发成了鱼饲料,据说效果还不错。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火炬姜Etlingera elatior,不仅营养丰富且香味浓厚,可以为食物添加别致的风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的人们世世代代食用火炬姜的花、芽和果实。人们将花和嫩芽剁碎了当香料加在辣椒酱里,或者糊在鱼表面,用来蒸鱼或烤鱼。火炬姜对人无毒,具有保健和药用功效,可以抗菌、消炎、抗癌、抗氧化、抗衰老、抗糖尿病、降尿酸、提取天然纤维、调节免疫、保护肾脏、缓解重金属中毒症状、驱蚊杀虫、制作化妆品……烤肉腌制的过程中加一点还能减少烤肉中致癌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同时,火炬姜还是东南亚和南美洲等地常见的切花。小小火炬花,简直无所不能。其他茴香砂仁属植物中有些种类也用于烹饪,某些还发现了类似火炬姜的功效,比如说E. fimbriobracteata、E. sayapensis、E. calophrys和E. brevilabrum也有强大的抗菌活性;E. pavieana也可以治疗炎症和抗癌;E. hemisphaerica也可以缓解重金属中毒症状,大部分茴香砂仁属植物不是没有功效,主要是没人研究。
火炬姜Etlingera elatior ,杨静摄 对我国特有的茴香砂仁这个种的研究也很不足,除了传统傣药中使用茴香砂仁做药材之外,还有人将其当成不太重要的辅料,同别的植物混合制作保健品和中药,用来强身健体或治病。或许茴香砂仁也可以像火炬姜那样用来做蔬菜或香料,甚至会有火炬姜那么一大堆的保健和药用功效!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远房亲戚,可以招婿。”如果能用茴香砂仁和其他姜科植物杂交,改良品种,让茴香砂仁的花更大更美,岂不美滋滋?茴香砂仁属有属间杂交成功的案例:火炬姜可以很容易地和山姜属(Alpinia)的紫花山姜(Alpinia purpurata)杂交产生属间杂交品种,属间杂交品种同紫花山姜回交还能产生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品种。根据DNA序列分析,茴香砂仁属最亲的“姐妹属”是大豆蔻属Hornstedtia、豆蔻属Amomum、山姜属等,紫花山姜和火炬姜刚好染色体数目一样多,都是48条,这是它们能杂交的一个重要前提。茴香砂仁和红茴砂也都有48条染色体,如果将它们同姜科其他植物杂交会产生什么神奇的后代呢?山姜属、豆蔻属、大豆蔻属都有很大一部分植物是48条染色体的,多么值得一试呀! 结语 无论是长果姜还是茴香砂仁都是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宝藏植物”,也是非常特别的植物——长果姜是长果姜属在中国的唯一代表、茴香砂仁是中国仅有的两种野生茴香砂仁属植物之一。它们含天地之灵,浑身芳香四溢,或许还有治病救人、延年益寿的“大能耐”。这些美梦一般的“可能性”需要更多的研究,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长果姜和茴香砂仁灭绝了,我们再也不知道它们能不能吃、好不好吃、以及怎么吃了,也永远没有机会把它搬上寻常百姓的餐桌、栽进千家万户的阳台。长果姜和茴香砂仁的保护之路才刚刚开始,还有一堆谜团需要解决,希望它们身上的谜团不会成为永远的遗憾!希望有一天它们能脱离灭绝威胁,开始服务民生! PS:文中所有的“正所谓”都是作者编的,如有雷同,说明作者运气好! 作者:陶丽丹 孙卫邦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6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