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种保护 > 极小种群
left
物种保护
极小种群

眼见为实的华盖木花朵形态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4-29  |  作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的另一株华盖木又开花了。物以稀为贵,这个家喻户晓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明星植物,因全球仅剩52株野生个体而显得弥足珍贵,每每开花都会引来一阵轰动。
华盖木大树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华盖木也越发了解。根据文献记载,1979年华南植物园的刘玉壶研究员建立了华盖木属(Manglietiasrum Law),华盖木(M.sinicum Law)作为该属仅有的一个种只在云南省东南部有分布。长期以来,华盖木的花朵形态被描述为: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片,排成3轮,外轮3片花被外面深红色,内面浅红色,内两轮6片,均为白色。也就是,花朵初开时看的3枚外轮花被片为红色,花朵全部展开是见到中、内轮花被片为白色。



野外华盖木红色或粉色外轮花被片 

然而,根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下称: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团队)的长期观察,华盖木的盛花期在4月,外轮花被片除(外面)和浅红色(内面)外还见全白色的外轮花被片,也就是花朵全为白的。从昆明植物园迁地保护的华盖木种群实际观察记录来看,2013年开花的植株其外轮花被片为白色,花被片排4轮共12枚,而今年(2022新开花的另一株的最外轮花被片为红色。同时,云南省林科院也报道了来自小桥沟同一批种子育苗的后代,开花时也是白色的。而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团队对金平马鞍底的华盖木长期观察显示,其花被片数量多数为11片。因此,华盖木的花被片数量在种类存在变异,为9片或11片或12片,外轮花被片的颜色为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昆明植物园华盖木白色的外轮花被片(摄于2020年)


昆明植物园华盖木红色的外轮花被片(摄于2022年)


华盖木的11枚花被片

据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团队观察,华盖木的花整个花期仅3-4天,同时具有2次开放闭合现象。约下午6点左右,花蕾香气四溢并微微打开,花被片由内向外打开,直至完全,雌蕊先成熟,绿色的柱头分泌无色无味的粘液,整个过程持续十几分钟。与此同时,受到香味吸引的甲虫就会爬进来。约1个小时后,除最外层的粉红色花被片一动不动外,其它花被片开始极为缓慢地闭合。此后,柱头逐渐枯萎失活,雄蕊成熟,花药开始散粉,活跃的甲虫身上沾满了成熟的花粉。次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华盖木的花再次在十几分钟里缓慢地打开,完全打开后不再闭合,甲虫被释放出来,飞到下一朵花上传播花粉。两小时后,其花逐渐萎蔫,慢慢凋谢。对于甲虫而言,花被片形成了温暖舒适的“房间”,不用担心天敌侵害,花被片又能作为食物,真是舒适而惬意。


华盖木开花动态

华盖木因其树干笔直光滑、树冠巨大,犹如“亭亭如华盖”而得名,即树形酷似古代帝王出行时銮驾上华丽的车盖。其为我国第三纪孑遗的、特有的木兰科单种属植物,受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世界广为关注的极度濒危物种,曾被列入国家120种及云南省62种亟待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目前,野生华盖木仅存52株,散生于云南省西畴、马关、屏边、河口和金平等地广袤的常绿阔叶林中,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界大熊猫”。目前,华盖木野外生境片段化,且有效传粉的甲虫密度不高,传粉效率较低,加之人为大量采集种子导致可用于野外散布的种子数量急剧减少,导致华盖木的种群自然更新困难。


极小种群团队在金平县研究的一株华盖木

昆明植物园研究团队对华盖木已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回归自然等抢救性保护措施,效果显著。昆明植物园内华盖木迁地保护种群已有三十九年树龄,2013年首次开花。目前,昆明植物园的华盖木迁地保护种群保存了该物种70%左右的遗传多样性,是保存遗传多样性最高的迁地保护种群;而回归自然的华盖木小苗长势良好,回归种群保存了该物种50%左右的遗传多样性。


文字:陈智发、孙卫邦

图片:杨静、陈智发、孙卫邦、蔡磊、杨佳俊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6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