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种保护 > 极小种群
left
物种保护
极小种群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紫荆木在昆明植物园首次开花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5-28  |  作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近日,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温室群内引种栽种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紫荆木首次开花,标志着紫荆木在昆明植物园的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

紫荆木-1.jpg

紫荆木Madhuca pasquieri为山榄科 Sapotaceae紫荆木属Madhuca常绿高大乔木,高可达30米,又名滇紫荆木、滇木花生、出奶木,生于热带季风区的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荔波等地海拔1400米以下的混交林中或山地林缘,在越南亦有分布。花期6-9月,花多朵簇生于叶腋,味香,花梗被锈色或灰色短柔毛;果期 10月至翌年1月,果实椭圆形,果皮肥厚,成熟时味甜可食用;种子1-5枚,子叶为紫红色。

紫荆木-5.jpg

紫荆木属现有118个物种,我国只产2种,属名Madhuca源于梵语Madhu,意为甜蜜、蜂蜜”。另一种为海南紫荆木Madhuca hainanensis,为海南特有,主要分布于尖峰岭和吊罗山,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地雨林中。

紫荆木-6-汁液.jpg

受伤后流出乳白色汁液


紫荆木是稀有的油料树种和珍贵的用材树种,值得大力推广,可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储备资源。种仁含油率高,可达45%,味香可食用;树皮含单宁,可用作栲胶原料;树干含丰富的白色乳汁,可提取硬橡胶。紫荆木气干密度为0.893g/cm3,心材红褐色,木材纹理细致、干形通直、材质硬重、耐水湿,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铁力木Mesua ferrea、铁木Ostrya japonica并称广西四大硬木”。在越南北部地区,紫荆木被广泛用于家具和单板制造。紫荆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叶片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叶片的甲醇提取物对巨噬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消炎作用。在越南,紫荆木被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和糖尿病。

紫荆木-7.jpg

紫荆木在天然密林中寿命很长,在云南屏边大围山发现有120多年的老树。紫荆木的生境因多靠近低山或丘陵,受到毁林开荒的破坏。种子发芽快,但幼苗生长缓慢,林下幼苗稀少。加之人为破坏严重,常遭到过度砍伐,造成野生种群规模小,种群数量持续减少,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目前,紫荆木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被列为《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和紧急行动计划(2010-2015)》、《十四五”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建设方案》的目标物种之一。

微信图片_20240528142907.jpg

  据悉,国内外的学者对紫荆木的分布、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基因组学、化学成分、人工培育等开展了多项研究,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全球气候变化剧烈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人工培育技术,建立紫荆木的繁殖体系,科学制定保护策略以实现紫荆木的有效保护十分必要。昆明植物园于2015年从西双版纳引种一株紫荆木,并定植于扶荔宫主体温室的热带雨林区。目前,该株紫荆木基径7.7cm,胸径6.8cm,株高11.97m,生长良好,首次开花。未来,昆明植物园将持续对紫荆木进行科学管护、物候观测和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蔡琳颖, 张星元, 张璐, . 珍稀濒危植物紫荆木生态学研究进展[J]. 广西植物, 2018, 38(07): 866-875.

[2]   李婧涵, 张顺卫, 杨小波, . 海南紫荆木群落物种组成及种间联结性[J]. 南方农业学报, 2024:1-13.

[3]   王达明, 王磊, 王博轶. 3种具有发展潜力的云南珍贵用材树种[J]. 西部林业科学, 2016,45(4): 1-612

[4]   吴庆初. 紫荆木的树干解析及其研究[J]. 广西林业科技, 1990(3): 29-32.

[5]   滇木花生[J]. 云南林业科技通讯, 1979, (Z1): 1-4+106.

[6]   李建凡, 李日飞, 严荣斌, . NaCl胁迫对紫荆木种子萌发的影响[J]. 广西农学报, 2014, 29(4): 27-29.

[7]   Hoang le S, Tran MH, Nguyen VT, et al. Isolation of a New Homomonoterpene from Madhuca pasquieri and Effect of Isolated Compounds on NO Production. Nat Prod Commun. 2016, 11(6): 729-732.

[8]   Kan L, Liao Q, Chen Z, et al. Dynamic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omic Analyses of Madhuca pasquieri (Dubard) H. J. Lam During the Post-germination Stages. Front. Plant Sci. 2021, 12: 73120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6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