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保护
|
植物文明
2015年,最值得华人庆祝的莫过于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的获奖理由就是发现了青蒿素。 屠呦呦、青蒿素甚至是青蒿都登上了热搜的榜单。大家搜到的通常是植物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一年生草本,植株矮小仅能莫过膝盖,散发出阵阵清香,叶片似雪花状,花朵是半球形的浅黄近白色,稀疏地互生于枝条之上。可是,您知道吗?这位青蒿却并不含青蒿素。那么谁才是青蒿素的真正载体呢?这种植物叫做: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是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我们经常在山野路边所见,通常会被人们当做无用的杂草。其实它是很好的药材。黄花蒿植株较为高大,甚至可以超过成人的高度,叶片细碎而稠密,会发出一种浓烈的臭味,它的花朵繁多并且是深黄色的,像密密麻麻的金色珍珠挂满枝头,中文名字黄花蒿就是因花的颜色而得来的。 那么,为什么要叫青蒿素呢?原来是在中国古代药学典籍中,把黄花蒿所制成的药材称为青蒿(Artemisia annua Linn.)。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美丽的误会,把这种植物中所具有抗疟疾作用的有效成分叫做青蒿素了。 科学家是怎样从黄花蒿中获得青蒿素的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那么,简单的说就是将黄花蒿全株捣碎,这时候的黄花蒿汁液就好比一锅杂锅汤; 然后,根据汁液当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会溶于不同溶剂中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溶剂,溶解、提取出了一种不仅仅含有青蒿素的混合物。就像把之前杂锅汤中的饺子捞了出来; 最后,再通过植物化学手段再次将混合物分离,从而获得了像雪一样洁白的青蒿素晶体。这就如同是把饺子馅儿中的肉再挑了出来。 青蒿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具有速效、低毒的优点,对恶性疟疾及脑疟尤佳,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法。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抗弓形虫、抗心律失常以及抗癌等作用。 可见这个“小茅草”却有很大的药用价值。黄花蒿在路边沉寂了那么多年,终于在2015年通过诺贝尔奖让人们认识了“青蒿素”,同时自己也成了植物界的大明星。 小小的蒿枝也怀有大大的作为,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能发现更多的植物密码,让每一个“小蒿枝”都有机会拿大奖。
鸣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类室刘恩德老师,西南林业大学付惠老师指导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6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