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近期,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五植物专题之课题三"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综合评估”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研究大团队的马永鹏、刘德团、舒恒、黄文荣(科考分队编号〔2021〕069号)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隆子县、林芝地区的米林县、波密县、察隅县、墨脱县、朗县开展了为期20余天杜鹃花调查。
主要调查成果: 1、重新发现了折萼杜鹃(Rhododendron auritum):折萼杜鹃在2011年出版的基于IUCN标准的杜鹃花红色名录The Red List of Rhododendrons里被评为极度濒危CR B1ab(ii,v)+2ab(ii,v),模式标本是由弗兰克·金登—沃德(Frank Kingdon-Ward)于1924年采自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峡谷的“白马狗熊”,1934年正式发表。此前野外仅知这一分布点。本次考察在墨脱县背崩乡拉格调查到了折萼杜鹃的新分布点,这是时隔97年后折萼杜鹃的再次现世。依据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评判标准,折萼杜鹃属于典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新发现的居群不足50株,且临近较大规模建筑施工区域,整个种群已经完全暴露在人为干扰的环境中,该居群极易受到破坏而面临灭绝的风险。研究人员呼吁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就地保护,比如,通过设置保护小区与正在兴建的建筑工程隔离开来。 图1 折萼杜鹃花部照片 (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孜博士拍摄);图2 折萼杜鹃果实图;图3 折萼杜鹃被严重干扰的生境;图4 调查小队合影于折萼杜鹃旁。 2. 在墨脱和朗县等地考察中,调查到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IUCN濒危(EN)物种——薄叶朱砂杜鹃 (R. tenuifolium)和白毛杜鹃(R. vellereum)。研究人员共调查到薄叶朱砂杜鹃3个种群,白毛杜鹃(含模式产地共4个种群),这两种濒危杜鹃目前整体种群健康,且周围没有人为破坏痕迹。但从多个体多居群的形态统计发现,两种杜鹃与各自近缘种(管花杜鹃和藏南杜鹃)的区分特征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其物种界限需要进一步研究。 3. 本次考察还调查到了杜鹃属易危(VU)杜鹃花21种和近危(NT)杜鹃花8种;以及省级新纪录种2种:在西藏朗县发现了麻点杜鹃(R. clementinae)新的分布点,在云南省贡山县发现了朱砂杜鹃 (R. clementinae) 新的分布点。本次野外考察共采集标本204份,DNA分子材料151份。 图2 本次考察的部分杜鹃花种类。
A: 白毛杜鹃(R. vellereum),B: 滇藏杜鹃(R. temenium),C: 朱砂杜鹃(R. cinnabarinum) ,D: 毡毛栎叶杜鹃(R. phaeochrysum var. agglutinatum),E: 独龙杜鹃(R. keleticum),F: 薄叶朱砂杜鹃(R. tenuifolium),G: 蜜腺杜鹃(R. populare),H: 血红杜鹃(R. sanguineum),I: 粉钟杜鹃(R. balfourianum), J、K: 折萼杜鹃(R. auritum),L: 粉果杜鹃(R. hylaeum),M: 卵叶杜鹃(R. callimorphum),N: 木兰杜鹃(R. nuttallii),O: 麻点杜鹃(R. clementinae),P: 猴斑杜鹃 (R. faucium),Q: 宏钟杜鹃 (R. wightii), R: 鲁浪杜鹃(R. lulangense),S: 宽钟杜鹃(R. beesianum), T: 硬毛杜鹃(R. hirtipes),U: 异鳞杜鹃(R. leptocarpum),V: 弯月杜鹃(R. mekongense), W: 红粘毛杜鹃(R. glischrum subsp. rude)。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6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