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秋日临近,植物园本应层林尽染、硕果垂枝的景象。然而,细心的人们可能会发现一些令人惊奇的景象:一向在幽静处暗送芬芳的云南含笑(Michelia yunnanensis),在果荚之侧竟再次绽开了乳白色的花朵;本该进入红叶期的蓝果树(Nyssa sinensis),也在累累果实旁簇拥出清新的小白花;就连春夏之际绚烂过的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 pulchrum),也不甘寂寞地抽出零星花蕾,在秋风中悄然二次绽放。 不要觉得惊讶,这并非时空发生了错乱,也不是植物出了“bug”,而是一种正常的植物物候现象—— “二次开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反季花开”背后的秘密。
何为“二次开花”? 二次开花是指某些植物在正常的春季花期之后,当年分化的花芽于夏末秋初再次或多次开放的现象,即花芽未休眠,处于反常的活跃状态,几个月后发育成花朵再次开花。在植物学上,它反映了植物生殖生理的某种“失调”。 梅 Prunus mume 二次开花在蔷薇科植物中较为常见,古籍中曾多次记载二次开花的物候现象,如“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实”,公元前627年,春秋时期鲁国,李和梅在十二月结果了; “太宗孝文皇帝中六年冬,十月,桃、李华。”,公元前174年,西汉,桃和李在隆冬时节开花;“光绪二年七月桃李重花结实”,1876年甘肃灵台的桃和李在农历7月开花结果。 李 Prunus salicina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二次开花的物候与月季花(Rosa chinensi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秋发牡丹品种多次开花的习性截然不同。后者是植物固有的繁殖策略即每年都会发生;前者为植物繁殖策略失常即偶然发生。观察到的云南含笑、蓝果树、锦绣杜鹃等,其正常花期通常在春季,此次秋季的意外绽放,实属“非常规操作”。 变色月季Rosa odorata 'Mutabilis' 幕后推手:是谁按下了开花“快进键”? 树木并非任性而为,反常背后,往往是环境的胁迫与内部生理紊乱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因素有: 一、气候的“欺骗”与“压力” 久旱逢甘霖:持续干旱对树木而言是一次严峻的生存压力测试。为了自救,树木会进入半休眠状态。一旦迎来充沛降雨,久旱逢甘霖的树木会误以为“危机(初春的干旱)已过,春天到了”,于是被干旱抑制的花芽迅速被激活,提前绽放。 温度剧变:夏末秋初,若出现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温(像一场短暂“预演”的冬天),随后气温又大幅回升(形成“小阳春”),这种先冷后热的信号完美模拟了“冬季-春季”的过渡,成功欺骗了花芽,使其提前结束休眠。 二、病虫害或机械损伤 如果树木在夏季遭受了严重的病虫害侵袭,导致大量叶片非正常脱落,或经历了台风、修剪等机械损伤,其光合作用能力会急剧下降。树木可能会误以为“生命受到威胁”,从而启动紧急繁殖机制,试图在“生命结束前”用尽最后的能量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三、内部激素的“失衡” 植物的生长发育由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内源激素精密调控。异常的环境胁迫会打破这种平衡。例如,果实的发育会消耗大量养分并产生特定激素,若果实因故脱落或发育受阻,可能会导致调控花芽休眠的激素(如脱落酸)水平下降,从而意外解除了部分花芽的“休眠令”。
美丽背后的“隐患” 秋日繁花,虽别具风韵,但从植物健康角度看,这更像是一份华丽的警报。 一、能量过度透支 开花结实是一个极度消耗能量的过程,当年的二次开花强行透支了树木为越冬和来年春天萌发所储备的宝贵营养。 二、影响来年收成 这些秋季开放的花朵,消耗的正是本该在明年春季绽放的花芽。这意味着,明年这些树木的春花量和结实量可能会显著减少,甚至可能出现“歇年”现象。 三、降低树木的“抗逆能力” 连续的繁殖(结果后又开花)会使树木变得虚弱,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下降,需要更长时间恢复元气。
作为游客,我们有幸目睹这一自然现象,不妨停下脚步,细细观察果与花共舞的奇妙景象,感受自然生命的韧性与适应性。 当园丁们看到二次开花,心情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树木的生命力如此顽强,忧的是它们正承受着压力。我们的养护团队将采取加强水肥管理、补充养分等措施,帮助这些“透支”的树木恢复树势,安然过冬,以期来年春天再次为我们献上繁花似锦。 自然无声,却时时在诉说。每一次非常规的开花,都是树木与环境的对话。让我们一起倾听,用心去参透花期物语,理解植物反常背后的规律。
注:如果您在游览中也发现了有趣的物候现象,欢迎拍照并告知我们的工作人员,您的记录将成为我们宝贵的生态研究资料!
[1] 薛尔盖耶夫, 苏允玙. 植物的二次开花[J]. 生物学通报, 1955, (07): 20. [2] 王俊杰, 汪琪华. 木本植物二次开花现象初探[J]. 甘肃林业科技, 2009, 34(04): 10-15+59. [3]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4] 班固. 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8383. [5] 龚高法, 张丕远, 吴祥定, 等.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6] 钟军珺, 王晓佳, 李向茂, 等. 不同修剪时间对4个月季花品种二次开花时间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25, 53(10): 44-49. [7] 康凯丽, 余劲夫, 潘婷婷, 等. 武汉地区不同修剪方式对紫薇二次成花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5, 53(06): 117-119. [8] 殷际松, 王莲英, 张秀新. 秋发牡丹二次开花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 2007, (02): 91-92+132. [9]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第30(1)卷. [1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第52(2)卷. [1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4, 第57(2)卷. [12] Lee Z, Kim S, Choi SJ, et al. Regulation of Flowering Time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Plants[J]. Plants (Basel). 2023, 12(21): 3680. Published 2023 Oct 25. doi:10.3390/plants12213680 [13] Chen M, Zhang T-L, Hu C-G, Zhang J-Z. The Role of Drought and Temperature Stress in the Regulation of Flowering Time in Annuals and Perennials[J]. Agronomy. 2023, 13(12): 3034. https://doi.org/10.3390/agronomy13123034 [14] 高澜. 两次开花樱花品种二次开花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23. DOI:10.26949/d.cnki.gblyu.2023.000692. [15] 袁雪. 赤霉素对二次开花牡丹秋季开花影响探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DOI:10.26949/d.cnki.gblyu.2020.001687. [16] 张义民, 夏刚, 魏高艳. 冰糖橘二次开花结果的危害及矫正[J]. 果农之友, 2012, (12): 15. [17] 雷天, 吕招兰. 台农2号蜜雪梨“二次开花”的发生与克服措施[J]. 果农之友, 2014, (02): 14+16. [18] 张超, 刘玉平. 苹果二次开花的原因与防控技术[J]. 北方果树, 2014, (02): 29-30. DOI:10.16376/j.cnki.bfgs.2014.02.021. 编辑:陈智发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6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