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动
|
活动预告
支付前必看 1. 请看清所报名的活动的开展时间; 2. 支付成功后,使用日期前退票的,收取50%的手续费; 3. 支付成功后,使用日期当天及逾期后一律不退票; 4. 不支持预约的活动变更,活动报名截止后不支持当天现场预约或加人; 5. 活动中若年龄限制,请根据青少年的实际年龄严格报名。 暑期去哪儿之“隐秘的植物” 第二期 # 活动背景 # 地球诞生于45亿年前,最早的生命出现于约38.5亿年前。直到5.8亿年前(分子学证据),现存陆生植物的共同祖先——绿藻,开始从水生向陆地迈进,突破干旱和紫外线胁迫成功登陆。但化石证据通常晚于分子学研究,目前发现最早的陆地植物化石是4.7亿年前的隐孢子(确切的最早的维管植物为4.3亿年前的库克逊蕨,即裸蕨),随后逐渐演化出了陆生植物的三大类群:没有维管束的苔藓植物、有维管束没有种子的蕨类植物(石松和广义真蕨)、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植物)。 苔藓植物 虽然常常被人们戏称为“植物界的小矮人”,其物种数量却仅次于显花植物,从北半球寒温带的泥炭地到南极大陆的岩石海岸,随处可见它的身影。此前人们认为苔藓植物是最先进化而来的陆地植物,然后苔藓植物中某一支再进化为蕨类植物。现在研究表明,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是平行进化而来的,具有共同的祖先。没有维管束长不高的它,却形态多样,异常珍贵,不仅是荒野的“开路先锋”,还是土壤忠实的“守护者”。苔藓植物庞大的家族中,有可作尿不湿原材料和医用敷料的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苔藓界的“拟南芥”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药用苔藓暖地大叶藓(回心草)Rhodobryum giganteum…… 蕨类植物 孢子植物中唯一的维管植物,其中的石松类(lycophytes)是整个维管植物基部独立的一大支,是形成史前煤炭的主力军;真蕨类(ferns)与种子植物构成姐妹关系,约在3.7亿年前演化出了种子植物。在蕨类中,有比恐龙出现还早的水韭Isoetes、有药用的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有观赏的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有美味的食用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还有用作生态修复的先锋物种蜈蚣草Pteris vittata…… 莎士比亚在戏剧《亨利四世》中写到过,“当手里握着蕨类植物的种子时,就可以隐身”。随着科学的发展,在我们现在看来,孢子和种子的不同之处是如此之大。全球2.3万种的苔藓植物和1.3万种的蕨类,它们都会产生孢子用来繁殖,几亿年来在地球上不断演绎着生命的坚韧与智慧,这微米级的孢子是如何散布到新的生境中并繁育的呢? 世代交替 在植物界,整个生命周期呈现出有规律的世代交替现象始于高等植物。蕨类植物的世代交替与苔藓植物刚好相反,作为世代交替的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多细胞植物的胚从亲本组织(配子体)中的受精卵发育而来。那么,胚的出现到底有何重要意义? # 第二期 # 2025年暑假,昆明植物园暑期去哪儿之“隐秘的植物”再次开启,让我们携手走进陆生植物的基部类群,找寻它们的“隐藏技能”,发现拳卷幼叶中的等角螺线,进行显微观察,探索孢子弹射的机制和繁殖策略,设计实验检测苔藓和蕨类的吸水能力,学习采集和播种孢子的科学方法,了解陆生孢子植物世代交替的智慧,共同揭秘植物登陆的秘密。 让我们揭开孢子的神秘面纱,开启一场隐花植物世界的华丽冒险! 在本次活动中,你不仅能看到丰富多彩的孢子植物,通过显微镜窥探它们的细微结构,了解它们的生活史。我们还将和大家一起走进夜幕下的植物园,寻找模仿苔藓的蛾子幼虫、帮助苔藓传播的螽斯和蜗牛等动物,看看有哪些生物会在夜间悄悄出现取食蕨类植物的叶片。此外,在昆明植物园开展的往期夜游活动中,我们还看到了会翻跟头的叩甲、像艘小舟的仰泳蝽、在叶片边缘睡觉的蜻蜓,我们期待与你一起邂逅夜幕下神秘的猎食者灰林鸮,与可爱的刺猬相遇,共同聆听蛙鸣、仰望星空。 # 活动流程 # 09:00-09:30 签到、取自然名、自我介绍(昆明植物园东园大门口签到) 09:30-10:00 生态游戏“微观之旅” 10:00-11:00 打开感官,寻找和观察大自然中的孢子植物,认识不同气候区的至少5种苔藓和5种珍稀濒危的蕨类植物,完成“苔痕上阶绿”和“蕨对精彩”主题探索卡 11:00-11:30 采集苔藓植物制作标本;采集至少5种孢子成熟的蕨类植物叶片 11:30-12:00 对上午内容的小结 12:00-13:30 午餐、午休 13:30-14:00 “一粒孢子的旅行”:戏剧表演,展现孢子植物的世代交替和早期陆生植物演化过程 14:00-15:00 “水土守卫者”:苔藓和蕨类吸水量检测实验 15:00-17:20 学习使用显微镜,学会制作水封片,观察苔藓的配子体、孢子体、胞芽杯、孢子的结构;学习使用体式解剖镜,观察不同种蕨类植物的鳞片、附属物以及孢子弹射过程,绘制孢子囊结构 17:20-19:00 晚餐、休息 19:00-19:30 对下午内容小组讨论分享 19:30-21:30 夜游植物园 21:30-22:00 回顾总结全天活动 22:00 离园、签退 # 招募对象 # 11-14岁青少年(单飞营,独立参加,家长不陪同) 要求:能自理基本生活,身体健康,自愿参加 # 招募人数 # 20人(10人成团) # 师生配比 # 导师5人,每5个参与者分为一组 # 活动时间 # 2025年8月15日(周五)09:00-22:00 # 活动费用 # 498元/人(包含:植物园门票、户外保险、午餐、晚餐、课程费、材料费等) # 报名方式 # 1. 请仔细阅读文章开头和招募信息(支付前必看),询问孩子意愿,让孩子知晓并愿意参加后再报名。 2. 活动报名: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暑期去哪儿之“菇勇者向前冲!” 番外篇 # 活动背景 # 蘑菇是云南特色之一,一首“红伞伞白杆杆”唱出了云南人对蘑菇的执念。然而,什么是蘑菇?蘑菇与真菌的区别是什么?哪些蘑菇可以吃?哪些蘑菇吃了会让人躺板板?蘑菇背后有什么隐藏的秘密?其实大多数人并不了解,都是可以用来拷问灵魂的问题。 什么是蘑菇 真菌是一类具有真核细胞的异养生物,包括壶菌门、结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半知菌门,是仅次于动物界、植物界之外的第三大生命类型。蘑菇的专业术语为蕈菌,指一类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高等真菌总称,绝大多数为担子菌。它们的子实体通常由肉眼可见的菌盖、菌柄和基部的菌丝体三部分组成,因而常被人们发现采摘。蘑菇主要靠孢子繁殖,与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等植物相似,曾被归入广义的隐花植物。蘑菇在生态系统中主要角色是分解者,将植物残体的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质分解,转化为营养丰富的无机物。据研究,正是由于蘑菇的崛起,使得地质历史上有机质堆积越来越少,很难再出现像石炭纪那样的大规模成煤事件,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蘑菇与许多生物形成了共生关系,如黑松露、鸡枞、牛肝菌等。 蘑菇最容易被人观察到的价值就是食用。在云南每发现一公斤的蘑菇,就伴随着一只鸡的陨落,做成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蘑菇虽好,但要小心中毒。一般毒菌通常会有一些特征,如颜色鲜艳、菌盖有鳞片、菌褶多为白色、菌柄有菌环或菌托、形状怪异等等,但这些特征也并非绝对。当前,人们对蘑菇的了解仍存在很多不足,有些食用菌也会出现类似的特征,有些毒蘑菇易与食用菌混淆,最安全的方式是少采摘及不食用不熟悉的蘑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过度采集使山上的可食用蘑菇越来越少,蘑菇的人工驯化也迫在眉睫。 # 番外篇 # 本次暑期去哪儿之番外篇“菇勇者向前冲!”,跟随昆明植物园的专业导师户外调查去找蘑菇、观察大型真菌形态、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接种实验、采摘美味人工菌和制作真菌孢子印等探索环节,了解大型真菌子实体的结构特征、生境与繁殖及毒菌的识别特征,探索大型真菌的基础研究、物种保育及人工驯化栽培过程。 # 活动流程 # 13:15-13:30 菇勇者集结:初见“菌”子(昆明植物园东园大门口签到) 13:30-14:00 孢子密语:制作真菌孢子印,感悟真菌之美。 14:00-16:00 植园寻菇:化身“菇勇者”探查昆明植物园户外蘑菇,进入实验室亲手接种蛹虫草,采摘美味的蘑菇。 16:00-16:45 孢子艺创:将孢子印艺术化,分享总结。 16:45-17:00 菌趣落幕:带上自己种植和采摘的蘑菇,满载而归(昆明植物园东园大门口签退) # 招募对象 # 7-12岁儿童(单飞营,独立参加,家长不陪同) # 招募人数 # 20人(10人成团) # 活动时间 # 2025年8月14日13:15-17:00 # 活动费用 # 238元/人(包含:植物园门票、户外保险、课程费、材料费等) # 报名方式 # 1. 请仔细阅读文章开头和招募信息(支付前必看),询问孩子意愿,让孩子知晓并愿意参加后再报名。 2. 活动报名: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 注意事项 #
# 安全须知 # 参加昆明植物园“暑期去哪儿”活动的人员均属自愿参加,报名参加此项活动的人员均视为同意本协议规定,请报名前认真阅读本协议并遵守昆明植物园相关规定。 8. 植物园内有上下坡路,注意脚下安全,行走期间禁止追逐打闹;活动中除非科普老师许可,禁止擅自采摘、触碰和食用植物和蘑菇食用,以免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活动期间请认真听从科普老师的科学讲解,不攀树摘枝。 活动预告 暑期去哪儿“一千零一叶” 计划开展时间2025年8月22日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6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